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【沙鼠(图)】百科知识点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7-08-17 13:18:35


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动物,其中一部分动物不为人们所知,平常大家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点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【沙鼠(图)】百科知识点,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。

沙鼠

沙鼠(Gerbillinae)是一个包含共15属约110个物种的亚科,广泛分布于非洲、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的荒漠、草原、山麓荒漠、戈壁和沙漠。

有的种类也侵入到开垦后的农田地区。15属包括:小沙鼠属:Gerbillus; 索马里侏儒沙鼠(单种属):Microdillus; 沙鼠属:Meriones ;大沙鼠(单种属):Rhombomys; 肥沙鼠属:Psammomys; 蓬尾沙鼠(单种属):Sekeetamys ;普氏沙鼠(单种属):Brachiones ;兜沙鼠(单种属):Desmodilliscus ;肥尾沙鼠(单种属):Pachyuromys ;大裸蹠沙鼠属(单种属):Tatera ;小裸蹠沙鼠属:Taterillus; 短耳沙鼠(单种属):Desmodillus ;南非小沙鼠属:Gerbillurus ;鳞掌沙鼠属(单种属):Ammodillus等。中国有3属7种;短耳沙鼠是中国特有种,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甘肃省西部。沙鼠因栖息于干旱的荒漠地区而得名。体小型,体长7~20厘米;头圆、眼大,耳壳较短;毛呈沙黄色;听泡发达、听觉灵敏;后肢长为前肢的1~2倍,适于跳跃;尾较长,一般等于或略大于体长,跳跃时起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。

长爪沙鼠

长爪沙鼠(Meiiones Unguiculataus Milme-Edwauds)亦称长爪沙土鼠,蒙古沙鼠或黑爪蒙古沙土鼠(内蒙一带),黄耗子(河北坝上地区),砂耗子等。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钢,啮齿目、仓鼠科,沙鼠亚科,沙鼠属。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省区,包括河北省北部、山西、陕西、甘当、宁夏、青海等地的草原地带。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布里亚特地区也有分布。

长爪沙鼠体长112.5(97~132)毫米,尾长101.5(97~106)毫米,背毛棕灰色,腹毛灰白色,耳明显,耳壳前缘有灰白色长毛,内侧顶端有少而短的毛,其系部分裸露。尾上被以密毛,尾端毛较长,形成毛束。爪较长,趾端有弯锥形强爪,适于掘洞,后肢跖的和掌被以细毛,眼大而圆。寿命2~3年,生后3~4个月性成熟,通常5~6个月配种,性周期4~6天,妊娠期24~26天,哺乳期21天,成年雌鼠体重60~75克,雄性70~80克。

子午沙鼠

学名:Meriones meridianus (Pallas)、类属:属啮齿目、仓鼠科别名 :黄耗子、中午沙鼠、午时沙土鼠,是我国特有的沙鼠。分布:内蒙古中部、河北张家口向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山西、青海、新疆等省区。部分子午沙鼠的洞穴筑在比海平面还低154米的艾丁湖,是住得最低的陆栖动物。寄主:蔬菜、杂草和牧草、粮食作物。危害特点:主要危害植物种子及其营养体,秋季盗贮粮食,在黄土高原,其洞穴可加速水土流失。

形态特征

体长10~15厘米,尾长近于体长,耳壳明显突出毛外,向前折可达眼部。体背毛浅棕黄色至沙黄色,基部暗灰色,中段沙黄色,毛尖黑色。腹毛纯白色;尾毛棕黄色或棕色,有的尾下面稍淡或杂生白毛,尾端具毛束。爪基部浅褐色,尖部白色。听孢发达,上门齿前面具一条纵沟。啮齿动物目 哺乳动物 。

生活习性

子午沙鼠主要栖息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,有时也见于非地带性的沙地和农区。在内蒙古,子午沙鼠的典型生境为灌木和半灌木丛生的沙丘和沙地。子午沙鼠的洞系可分为越冬洞、夏季洞和复杂洞。洞口直径3~6cm,1~3个洞口,有时4~5个,多开口于灌丛和草根下,洞道弯曲多分支,总长度2~3m,深度多为30~40cm,有的分支在接近地表处形成盲端,以备应急之用。越冬洞洞道深,窝巢深达2m以下。雌鼠在妊娠和哺乳期间出入洞口之后,常将洞口堵塞。子午沙鼠不冬眠,喜在夜间活动,活动高峰为子夜0时。食性杂。在内蒙古,4月份开始繁殖,繁殖期长,可达7个多月,每年繁殖2~3次,妊娠率低,6月下旬的妊娠率为33.3%,且逐月下降。每胎产仔2~11只,多为4~6只。子午沙鼠从春季到秋季约增长10倍,其死亡率为90%左右,自然界中活到一年的不到1%。

防治方法

子午沙鼠喜食种子,且爱寻找撒在地上的种子,因此用毒饵法灭鼠效果最好。在人口稀少的荒漠地带,也可用飞机撒播,高标50m,间隔70m,沿两边撒2条,灭效较好。

⑴农田建设要考虑到防治鼠害,如深翻土地,破坏其洞系及识别方向位置的标志,能增加天敌捕食的机会。

⑵清除田园杂草,恶化其隐蔽条件,可减轻鼠害。

⑶作物采收时要快并妥善储藏,断绝或减少鼠类食源。

⑷保护并利用天敌。

⑸人工捕杀。在黑线姬鼠数量高峰期或冬闲季节,可发动群众采取夹捕、封洞、陷阱、水灌、鼓风、剖挖或枪击等措施进行捕杀。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电猫灭鼠。

⑹毒饵法。用0.1%敌鼠钠盐毒饵、0.02%氯敌鼠钠盐毒饵、0.01%氯鼠酮毒饵、0.05%溴敌隆毒饵、0.03%~0.05%杀鼠脒毒饵,以小麦、莜麦、大米或玉米(小颗粒)作诱饵,采取封锁带式投饵技术和。一次性饱和投饵技术,防效较好。也可使用1.5%甘氟小麦毒饵,半年内不能再用,宜与慢放毒饵交替使用,且该毒饵使用前要投放前饵,直到害鼠无戒备心再投放毒饵。

⑺烟雾炮法。将硝酸钠或硝酸铵溶于适量热水中,再把硝酸钠40%与干牲口粪60%或硝酸铵50%与锯末50%混合拌匀,晒干后装筒,筒内不宜太满太实,秋季,选择晴天将炮筒一端蘸煤油、柴油或汽油,点燃待放出大烟雾时立即投入有效鼠洞内,入洞深达15~17m处,洞口堵实,5~10分钟后害鼠即可被毒杀。

⑻熏蒸法。在有效鼠洞内,每洞把注有3~5ml氯化苦的棉花团或草团塞入,洞口盖土;也可用磷化铝,每洞2~3片。

⑼拌种法。播种时用甲基异柳磷拌种。

肥尾沙鼠

肥尾沙鼠(学名Pachyuromys duprasi)是沙鼠中的一个物种,也是肥尾沙鼠属(Pachyuromys)下的唯一物种。科学分类为:动物界 Animalia、脊索动物门 Chordata、哺乳纲 Mammalia、啮齿目 Rodentia、鼠科 Muridae、 沙鼠亚科 Gerbillinae、肥尾沙鼠属 PachyuromysLataste,1881 、肥尾沙鼠 P. duprasi。中文名北非肥尾沙鼠、别名通心粉鼠、胖尾巴沙鼠、英文名Four Toed Jerboa、拉丁学名Pachyuromys duprasi。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北部、胎生、以昆虫、蔬菜为食。

生活习性

习惯生活在高温和比较干燥的环境,夜行性,晚上觅食,肥尾沙鼠很爱干净,每天会用很多时间洗脸刷毛,很少排尿,尿液也没有刺鼻的味道。

体形特征

身长10~13厘米、尾长5厘米、肥尾沙鼠有着粗而浓密的毛皮,看起来有些像仓鼠。不像仓鼠的就是有着尖尖的鼻子,和一个肥胖得像球棒一样的尾巴。肥尾沙鼠会把食物和水份储存在尾巴,就像骆驼把食物和水份存在驼峰上一样,因此,一只健康的北非肥尾沙鼠应该有饱满的尾巴。

性格

北非肥尾沙鼠非常可爱,但不旦它们外表上像仓鼠,连行为也很像仓鼠。好奇心是蒙古沙鼠最吸引人的地方,北非肥尾沙鼠完全缺乏好奇心。把它们放在手掌心上,它们只是坐在那里,对它们新的环境一点也没有兴趣,也不会试图逃跑。

繁殖养殖

肥尾沙鼠怀孕的机率小繁殖少、养殖困难。一只怀孕或哺乳中的母鼠,很可能杀了它的伴侣。当它们打架时,发出大声的尖叫,而且咬对方的尾巴,通常两只的尾巴几乎都有永久的咬痕。建议初次饲养者养一对同性的肥尾沙鼠,这样应该会比一对异性的好养。北非肥尾沙鼠也可以单独养。

肥尾沙鼠睡觉的奇怪姿势

生活在开旷的荒漠地区,依靠复杂的洞系、灵敏的听觉和迅速跳跃来逃避敌害。有的白天活动,有的夜间活动。不冬眠。主要以植物为食。一生中很少喝水或完全不喝水,仅靠摄取食物中的水分来满足需要。沙鼠具发达的爪,善于挖掘复杂的洞系。尤以大沙鼠最突出,每1个大沙鼠的洞系有洞口几十个到上百个,内有窝、“仓库”、“厕所”,洞道相互交错,分为2~3层。在这种复杂的洞系中,有相对稳定的小气候。沙鼠在春末夏初开始繁殖,年产2~3胎,每胎产仔3~8只。寿命约2年。

沙鼠都是群居生活,这有助于发现天敌时互相报警,以逃避敌害。在灌木丛生的沙丘周围,鼠洞群就仿佛一个个暗堡,每个洞口都堆着一堆从洞中掏出的沙土,一个洞群有鼠洞8到9个,多的达二三十个。

【沙鼠(图)】百科知识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,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更多与动物相关的知识点,从而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